更新时间:2025-07-18 10:21:22
一片未熄灭的烟头
一炷未燃尽的香烛
都可能在森林里掀起“燎原之势”
传统防火靠人工巡护、视频监控
但森林里盲区多、夜间难盯防
等发现火情往往已错过最佳处置时机
林冲冲就给大家介绍
重庆自主研发的“森林防火黑科技”
地表火探测器
它用硬核技术给森林织就一张
“全天候防护网”
让早期火情无处可藏!
Part.01 30秒锁定!
它如何“看”见隐形火苗?
地表火探测器的核心是双通道光谱传感技术。设备正面有一对复合探测窗口,能精准捕捉植物燃烧时释放的特定红紫外光谱。无论白天黑夜,只要有火苗窜动,探测器就像“电子眼睛”般快速响应:
30秒预警:从探测到火焰到发出报警信号,仅需30秒;
精准定位:同步锁定火情经纬度,误差不超过10米,护林员可一键导航至火点位置;
现场留证:触发后自动拍照,2分钟内将火场照片传回云端平台,为后续调查提供直接证据。
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,张家口赛区核心林区安装的地表火探测器,24小时监测场馆周边高火险区域,以“零火情”战绩保障了赛事安全,获冬奥赛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高度认可。
Part.02 不用电、不铺网
深山也能“扛”10年
森林防火技防的难点,在于设备常部署在无人区、高海拔等极端环境。地表火探测器用三大“生存技能”打破限制:
光能自给:顶部双光伏板+内置蓄电池,林区弱光照环境实现7×24小时续航,连续30天阴雨天也能稳定工作,供电寿命超5年;
全网覆盖:有网区域用NB-IoT/4G信号直连云端,无网区域通过“设备自组网”——探测器间像“接力赛”般跳传数据,最终经物联网关传回平台;
防盗抗摔:内置震动传感器,设备被移动或跌落时,15秒内触发定位报警,护林员可及时追踪异常。
重庆仙女山国家5A景区是探测器的“元老用户”。2011年安装的首批设备,至今已在深山恶劣环境中运行超13年,平台显示仍在正常工作,用时间证明可靠性。
Part.03 立体防控“C位”
从林场到城市面山的守护者
地表火探测器不是“孤勇者”,而是国家森林草原防火体系的关键节点:
补盲区:与卫星遥感、无人机、视频监控联动,填补树冠下、林缘区等“视觉死角”,专盯祭祀区、露营区、农作区等火险高发地;
降成本:无需拉电线、铺网络、专人值守,单台设备年运维成本仅为传统巡护的1/5;
提效率:塞罕坝林场安装后,地表火情发现时间大幅缩短至30秒,早期火情处置效率大幅提升。
Part.04 国家级认证
填补空白的“中国方案”
这项技术的“含金量”,藏在一串荣誉里:
填补我国森林草原地表火监测技术空白;
主导制定《森林草原防火地面监控系统技术规范》国家标准;
两次入选国家林草局“全国林业科技重点推广成果100项”;
覆盖全国16省100+林场,年均监测地表火情超1000起,成功阻断90%以上早期火情扩大为森林火灾。
Part.05 从林海到城市
守护更多“生态明珠”
城市化进程中,“城市面山”(如北京西山、成都龙泉驿、重庆铁山坪等)因人流密集、24小时活动,成为防火新挑战。地表火探测器已在这里“上岗”:
在登山步道、祭祀点等关键区域部署,24小时监测火情
与智能卡口联动,记录入林人流数据,为火险研判提供支撑;
助力“人防转智防”,让有限的护林员力量用在“刀刃上”。
高温还在持续
防火不能松懈
这个夏天
如发现火情,请速拨12119!
文章来源:重庆林业公众号